2)第三十一章开源节流_豪族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后掌总的,必然是陈宁萱。这一回,算是正式宣布陈宁萱掌管陈家新宅诸事。

  随后陈瑞瑜又告知众家丁,这衣食自有安排,但这每月能否有银子,却要看各人做的什么事,这守夜的、打扫的、门房的等等,日后会有规矩定下来,这些自然便是陈宁萱要忙乎的。

  那些汉子只要有饭吃,有银子拿,便不会出什么乱子。所谓的养家糊口,在大宅门里还有一层这个意思,这便不是一般人家所能想得到的。穷人家有穷人家的难处,富户却又有富户之忧,这弄不好,穷人家没被饿死,富户人家说不准反更易丢了性命。这话自然是两说的,那日里正上门,还有面前这些一呼即来的汉子们,陈瑞瑜的感受却是十分真切。难怪提起家务,都用一个“持”字,内里用心可不浅啊。

  丢下琐事,陈瑞瑜便将目光转向开源上。

  陈宁锦看中的布店、陈宁琪选择的米店,都是前店后院,店里也不过三两个伙计,都是做熟了的。这两门生意的主顾都是邻居街坊,属于细水长流的铺子,陈瑞瑜也没多说什么,只每处另遣了两名壮汉,听从陈宁锦、陈宁琪差遣。两女办了交接,随即便搬进店后住下,的打理起来。

  陈宁馨瞧中的那家茶楼,陈瑞瑜倒问的十分仔细。

  见陈瑞瑜到来,陈宁馨便招呼原来的管事,引着陈瑞瑜将茶楼上上下下都瞧了一遍,另还专门去了库里查看了那数百斤的茶包。陈瑞瑜这才知道,这不仅仅是个茶楼,应该说茶楼只是个附带的生意,实为一间茶铺,专营江南过来的叶茶。不仅如此,陈宁馨还特意呈上一纸文书,却是一张官府颁发的茶引凭证。

  有了这份凭证,只要在榷关纳完茶税,陈瑞瑜可任意将茶由江南运到通州来。虽然仅五十引,按着朝廷祖制,每引一百斤,五十引便是五千斤,这每年只要走一回,也就够赚的了。

  陈宁馨见陈瑞瑜由喜转疑,这才解释缘由。

  这家茶坊却是总督仓场户部尚书张经世的远房亲戚的,这与通州大多数赚钱的店铺一样,那张仅仅五十引茶引当然也是这位户部尚书“经办”的,既不起眼,又得了好处。只是这位尚书今年二月获准致仕,便打算将产业都卖了,回家养老。

  不过,如今朝堂之上充满了火药味儿,这位老尚书当然心里明白,按说这等产业要出手,想要的人多了,就看老尚书卖谁的面子,但老尚书却对家人发了话,这随意转给谁都好,就是莫给与朝廷沾了边的,否则宁肯关门歇业,也绝不得罪任何一人。

  如此,便落在陈宁馨的手里。

  请收藏:https://m.gwylt.com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