3)第1036章 免税之赐_留里克的崛起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摩、新罗斯堡和诺夫哥罗德。论其规模,诺夫哥罗德为之最,且本城的粮仓也是全国最大的。

  于是,各个博雅尔要考虑自己储存粮食的耗损成本,他们缺乏王室的贮存技术能力。他们更要快点兑换出大量银币去购买其他生活用品,就算拖延到春耕,并不能多赚很多。

  税收从不是国王从民间得到大量粮食的第一手段,国王就是最大的商人,且是垄断商人,遂可以用各种必需品从拥粮大户手里换取粮食,而这对于王室和博雅尔是一种刚***。

  “一枚银币换十磅燕麦”,这是罗斯王国经济活动的根基,王国的确是粮本位国家。

  其实在留里克看来,既然粮食是活命的根本也是一种实实在在的货币,自己完全有权以粮食为基础发放货币。

  “我可以印刷一批粮食兑换券,印刷的成本就在于纸张和墨,我可以用它作为某些人的报酬,使得他们只能用这样的纸从我这里换粮食。”

  最早的纸币的确是民间自发搞出来的商业汇票,后被官方承认合法且有官方为其信用背书。

  难道罗斯现在出现银币荒了吗?并没有。罗斯的经济活动的确存在一个上限,触碰这一上限就是遭遇枷锁。这恰恰就是“一枚银币换十磅燕麦”的原则,如果王室在某场未来危机中拿不出与经济活动等价的粮食,亦或是官方库存的粮食突然耗尽,危机就爆发了。

  目前来看罗斯的经济活动是正常发展着的,既然传统货币的流动没有危机,祭出纸币大法没有必要。

  不但如此,罗斯的远征虽然导致很多过去的老战士折戟,十多年前开始的“联姻与人口扩大行动”终于爆发出强大力量,兵员不会凭国王的意志力就能突然冒出来,十多年前的未雨绸缪使得王国已经萌发出数以千计的十二岁少年。

  这些男孩出生在罗斯的财富扩张期,他们不知道什么的饥饿,恰恰相反他们是吃着麦子和鱼长大,身体素质远胜于他们的父辈。他们又学到了基本文化知识,可以看得懂拉丁字母书写的纸质命令文件,看得懂任何张贴的告示。他们完全可以带着武器上战场,不过如果可以再给予时间等待,待其纷纷十五岁的时候,那就是更好的战士了。

  根据传统,哪怕一个孩子是在一年的最后一天(光明节前一天)出生,只要过了光明节,这个小子就算一岁了,实则年龄仅有两三天。于是大量统计为十二岁的男孩其实只有十一岁。

  841年便是第二批十二岁的孩子闪亮登场,他们已经算作成年,有义务保卫罗斯开疆拓土,更有资格结婚生育了,事实上这样的北欧血统的孩子无论男女,基因决定了他们的早熟具备这样的能力。

  留里克当然不会蠢到真的要让十二岁的男孩大肆进入战场,除非是拼上

  请收藏:https://m.gwylt.com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