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)第八十之章 连锁反应_逐鹿北朝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他这位自诩英明神武的皇帝了。

  “崔卿所言,众卿以为如何?”

  既然是朝会,事情还是要议一议的,这时一位官员站出来道:“陛下,臣以为崔司会说的有理,与其这样僵持下去,徒劳耗费财力,对百姓无益。

  还不如和齐国交好,学陈国与之通商互市,友好往来,不但利于国家,也可以让百姓少受些苦难。”

  这位官员说完,立刻就有人站出来反驳:“一派胡言,周、齐两国向来不合,边关时常发生战事。

  那高长恭更是沾染了我周人无数鲜血,死在他刀下的亡魂无数,当年太祖与高欢相争,早已结下了深仇大恨,怎么可能忘记!”

  正所谓一山难容二虎,当年高欢灭控制魏政的尔朱氏后,拥立北魏孝武帝,但孝武帝不甘为其所制,想依靠据有关陇的宇文泰以消灭高欢,计划不成,于永熙三年逃奔长安。

  高欢在洛阳立孝静帝元善见,并迁都于邺城,是为东魏。

  次年,宇文泰杀孝武帝,立文帝元宝炬,是为西魏,东西魏的皇帝,实际是高欢、宇文泰分别操纵的傀儡。

  魏国的被二人一分为二,都不甘屈居人下,奈何两位太祖之后,他们的子孙都不怎么样。

  不是昏庸无道,就是忙着内斗,所以这些年相安无事,但迟早要分个高下。

  华夏和欧洲不同的地方,就是自始皇帝之后,所有的皇帝都有一统天下的野心,宇文邕如此,陈顼如此,高长恭亦如此。

  如今三国的和平,只不过是表面的假象,周国一直在等合适的时机,陈顼始终有北伐之心。

  至于齐国,知道战争不可避免,始终在韬光养晦,积极备战,如果不是为了积攒实力,高顺又何必去招惹世家。

  但也不得不说,光是从两家抄没的财产,就顶的上齐国五年的赋税,百年世家不可小觑,富可敌国也不是传说。

  朝廷发了财,有人欢喜有人愁,齐国现在也是人心惶惶,崔家太惨了,让他们畏惧的同时也有一丝兔死狐悲的情绪。

  好在高长恭会做人,直接将高顺禁足,不但没有奖赏他,还罚了一年的俸禄。

  追封了崔家的一些族人,并且下旨哀悼,只是这种做法也只能安慰一下自己,人都死了做什么都没有意义了。

  看着朝堂上议论的大臣,宇文邕心里也在挣扎,齐国的情况他也知道,现在也许是个机会。

  就在这时,崔猷又拿出了一本奏折,宇文邕的犹豫就代表他心动了,他故意反其道而行之,劝两国交好,实际目的恰恰相反。

  可如果他直接提出开战,那就有些公报私仇的意味了,所以他让大臣们讨论,让皇帝思考,然后再献上计策,也许可以达到目的。

  宇文邕看了奏本以后,深深看了崔猷一眼,崔猷的确想报仇,可其他人又不是傻子,自会权衡利弊。

  崔猷说

  请收藏:https://m.gwylt.com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