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)第二十七章事出有因_豪族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,招呼着留守兵士为这队锦衣卫人马准备饭食,甚至连棉被、竹席都很快让人送了来。瞧样子这人对此极为熟悉,陈瑞瑜琢磨着,此人可不仅仅是个千总这么简单。犹豫着是不是要上前搭话,那米粮一事眼下可不是赚银子那会儿,这事是否揭开,可要斟酌下了。

  待潘千户、徐维宗回来,那王瑜还是没离开,陈瑞瑜暗中留意,竟然看出那王瑜是想与潘千户凑近点搭话。这也因那王瑜在军营里待得久了,除了上司面前要担点小心,其余的人可没人讲究什么“含蓄”,也是,都是五大三粗的汉子,就是那些千总、游击、参将,也是几句不对便破口大骂、伸手揍人的“粗货”,还讲究什么“仪态”?那王瑜也算收敛的了,却遮不住陈瑞瑜的眼睛。

  潘千户办的极顺,兵部的行文早就到了,那办事的文官还觉得锦衣卫办这“军情所”纯粹是胡闹只要是文官,对锦衣卫、东厂可没一个能拿正眼瞧的,但这是兵部下文,话里的意思还透着“奉旨”的味道,是以这军情所早在十日前便就收拾妥了。

  潘千户也带人去接收,是个不算小的院子,当然算不得官署,但前面厅也算宽敞,后院小院住人也能容下四五十人的,总之还算不错。甚至柴米油盐等等供应,也都有专门的处置,至于马夫、伙头等等,也都佥派了民夫。

  徐维宗带着归属他的属下五十名锦衣卫,就此算是走马上任了。

  潘千户带着陈瑞瑜一起,交待徐维宗相干事项,这也是与陈瑞瑜一并交待了。看样子潘千户是不打算再往宁远去了,是以,将一并办好的文书、印信,一股脑的交给陈瑞瑜。

  这次锦衣卫再次参与军情刺探一事,大概满朝上下都没人怎么在乎,若非是东厂魏公公打了招呼,怕就算是圣旨,也有人要唠叨几份折子“探讨”一番。想来这事知道的人并不多,况且兵部行文中也提了“事属军机”,也就没人多议论。

  再说,这锦衣卫又不受关前各衙门辖制,只要按公文里交待的安置妥当也就算完事,让锦衣卫的人自己折腾去。

  是故,这要办的事儿,也就三样。这一,是给锦衣卫安排一个地儿办公。陈瑞瑜要去的宁远,怕是早也有了公文,地儿定然也是预备了的;这二,是军情的递送、交接。当然,锦衣卫得来的消息,由宁远直送山海关,再由山海关直送京城,然后由潘千户送与东厂。至于与关前军务关联上,只是提了一句,若事急,可送呈各城主官。这实际上只是锦衣卫与各相干文官们打了个招呼而已,双方心知肚明,怕是谁也没当真。

  请收藏:https://m.gwylt.com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